首鋼停產建筑鋼材后,所留下的巨大市場缺口引起了業內極大關注,也讓多家鋼企摩拳擦掌。然而,昨日記者從首鋼內部人士處獲悉,該公司并不打算放棄這塊市場。
一直以來,首鋼都是華北地區的傳統建材供應商,據首鋼營銷管理處人士透露,北京市場每月建筑鋼材需求量達100萬噸左右,而首鋼建筑鋼材月產量可達到22萬噸,對北京市場投放量近20萬噸,占據近兩成市場份額。
此前,不少業內人士預測,首鋼搬遷后,其建材全面停產會使眾多首鋼建材協議戶面臨新的選擇,京城建材流通格局也將發生變化。就目前來看,河北鋼鐵集團、河北敬業鋼鐵、國豐鋼鐵、建龍鋼鐵等多家鋼鐵企業確實已瞄準了北京,準備瓜分首鋼留下的市場“蛋糕”。“各大鋼廠不僅先后在京設立銷售處,且于近期已開始陸續增大向北京市場的發貨量。”一位業內人士透露。
然而,面對多家鋼企進京搶食的局面,首鋼似乎也并不甘心將自己多年來培育的市場拱手讓人。據某資訊機構調查報告顯示,盡管按照規劃搬離北京,但首鋼并購的通鋼、長治、水鋼等企業,都有建筑鋼材產品,正計劃將產品更改為首鋼的廠標,并借此布局北京市場。此外,某業內分析師也告訴記者,雖然總體來看,板材利潤率高于建筑鋼材,但如果螺紋、線材等建筑鋼材市場需求好于板材,未來首鋼曹妃甸廠區也非常有可能生產高端螺紋、線材。
事實上,首鋼新產業辦公室主任李小平也曾公開表示對北京市場不會放棄。首鋼將以鋼鐵主業為依托,結合北京城市規劃和首鋼工業區的土地規劃與開發,爭取2015年實現北京地區銷售收入1000億元。
對于首鋼是否真能殺個回馬槍,業內看法并不一致。首鋼代理商張經理表示:“我和其他一些協議戶會一直使用首鋼建材產品直到停產那天為止。對于首鋼我們是有感情的,我的第一桶金就來自于做首鋼的螺紋代理。”由此可見,未來首鋼要想繼續在北京施展拳腳,還是有很好的市場基礎。
但另一方面,一位不愿具名的鋼鐵分析師指出,首鋼并購的通鋼、長治、水鋼等幾家子公司近期進入北京市場難度較大。首先,通鋼建筑鋼材產量十分有限,其螺紋鋼月產量不足5萬噸,并且多數在東北當地消化,批量發往北京難度非常大。其次,長治鋼廠在山西地區已經形成品牌效應,質量得到用戶的認可,雖然其月產量在12萬噸左右,但70%左右在山西當地消化。即使掛首鋼標發往北京,其投放量也不會太大。而水鋼遠在貴州六盤水,僅是運費就徹底限制了其投放北京市場的可能性。 |